MP助力結腸癌研究:
結直腸癌(Colorectal cancer,CRC)是常見惡性腫瘤,發(fā)病率和死亡率均呈逐年上升趨勢,炎癥性腸病是誘發(fā)結直腸癌的重要危險因素。因此,現階段關于炎癥性結腸炎/結腸癌是科學研究的焦點之一,研究內容包括結腸癌發(fā)病機制、腫瘤免疫研究以及腸道菌群與結腸癌相關研究等。
1. 腫瘤與治療藥物耐藥性相關研究
腫瘤治療是當今醫(yī)學領域的重要方向之一,當癌細胞受到威脅時(如化療),會減緩分裂,使自身新陳代謝降低;同時,激活細胞自噬,在沒有其他營養(yǎng)物質的情況下,也能夠繼續(xù)存活。研究腫瘤如何通過特定的生物學途徑,如滯育樣狀態(tài),來逃避化療的殺傷作用,能夠為開發(fā)新的治療策略提供理論基礎。
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劉連新教授團隊與鄭州大學醫(yī)學科學院吳緬教授團隊合作在Cell Metabolism(IF=29)上發(fā)表論文(引用MP Biomedicals DSS+AOM),該研究揭示了SMC4在調控結直腸癌細胞切換到滯育樣狀態(tài)中的多種作用。SMC4減少促進三個糖酵解酶的表達,這會造成乳酸產生增加,同時抑制PGAM1。大量的乳酸通過組蛋白乳酸化增加了ABC轉運蛋白的表達,使腫瘤細胞對化療不敏感。SMC4是PGAM1轉錄的共激活因子,SMC4和PGAM1雙缺失會影響F-肌動蛋白組裝,導致細胞分裂失敗和多倍體產生,從而抑制細胞增殖[1]。
對這些非遺傳化療耐藥性機制的了解可能會對該領域產生重大影響,增加人們對腫瘤細胞需氧糖酵解功能的理解,并可能為未來腫瘤的治療提供啟示。
2. 結腸癌發(fā)病機制研究
機制研究是生命科學基礎研究的重點之一,結腸癌發(fā)病因素多種多樣,致力于研究發(fā)病機制有助于尋找結腸癌的潛在治療靶點。例如,研究者通過建立DSS/AOM聯(lián)合誘導小鼠結腸癌模型(引用MP Biomedicals DSS+AOM),發(fā)現c-Myc 驅動 PDAP1 (PDGFA 相關蛋白 1)上調,并通過 EGFR-MAPK-FRA-1 信號軸促進 CRC 細胞的增殖、遷移、侵襲和轉移,該研究的體外和體內研究結果為開發(fā)新型的靶向PDAP1治療藥物提供了理論依據[2]。
3.腫瘤免疫研究
腫瘤發(fā)生過程中,免疫相關因素的變化會影響著腫瘤的發(fā)生及進程。因此,針對腫瘤免疫學研究會為腫瘤免疫治療提供有力的支持。例如,研究報道Isthmin 1(ISM1,分泌蛋白)在腫瘤的發(fā)生和侵襲中尤為重要,包括結腸癌。研究者通過數據集分析,并在DSS/AOM誘導結腸癌模型(引用MP Biomedicals DSS+AOM)中得到驗證,結果表明ISM1通過多種通路參與癌癥的發(fā)生,并且高ISM1表達可能創(chuàng)造一個免疫抑制微環(huán)境來驅動免疫逃逸并誘導免疫治療耐藥性,該研究加深了我們對 CRC 通過免疫抑制信號通路對免疫療法反應率低的理解[3]。
4. 腸道菌群與結腸癌相關研究
研究表明腸道菌群與炎癥性結腸炎/結腸癌的發(fā)生存在一定的聯(lián)系。
(1)腸道菌群改變可增加腸黏膜通透性,使腸黏膜免疫功能受損,加劇炎癥反應,進而創(chuàng)造利于腫瘤發(fā)生的免疫微環(huán)境;
(2)腸道菌群的改變也可通過促進結腸細胞的過度增殖來驅動癌變;
(3)腸道微生物群的擾動能促進有害細菌致癌產物的產生[4]。
MP助力結腸癌研究:
除以上研究方向外,仍有關于結腸癌靶向治療、轉移性結腸癌的管理等多方面研究正在進行中。目前,炎癥性結腸炎/結腸癌研究中廣泛采用的AOM/DSS誘導結腸癌模型,通過臨床癥狀學、形態(tài)學及病理學觀察證明與人類潰瘍性結腸炎癌變過程極為相似。
MP Biomedicals 一直致力于為客戶提供高純度、高質量的DSS和AOM用于誘導潰瘍性結腸炎及結腸癌等疾病。其中DSS是目前腸炎造模研究領域金標準。同時針對客戶對腸道菌群的研究需求,MP也提供多種針對動物組織、糞便及腸道內容物的核酸提取試劑盒,提取的核酸濃度高、純度好可直接應用于下游實驗分析。